校園基地面積:7226 m2
綠地面積及綠覆率(綠色植被所覆蓋面積除以基地面積之值):3451 m2、48 %
建蔽率(建築地面積占基地面積之比率) :52 %
可透水面積及透水率 :3451 m2、48 %
原生種校園老樹20年以上 :
樹齡 62 年 名稱:樟樹 特殊意義:建校時種植
學校環境教育指定人員:羅幼蓮
環境特質(涵蓋學區人文、自然、地質、氣候…之描述)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前山之霞雲村,左鄰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後依東眼山森林遊樂區,校園空間大,四面環山,環境幽靜,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後依東眼山,前有霞雲;庫志二溪匯流而過,依山傍水,猶如人間仙境,孕育著純樸的泰雅族活潑天真的兒童,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教育園丁們,學區內之家庭組成中單親;隔代教養、經濟狀況不佳者比率偏高,社區人力和物力資源較少,但自然資源及原住民特色文化卻是非常豐富。
學校已取得教育部環境教育人員認證之人員:
羅幼蓮 臺教資(六)字第:1040088677_165號
史曉春 臺教資(六)字第:1060133549-36號
111年3月05日
環境教育
魚菜共生課程
111年5月03日
環境教育宣導
多元運用水資源
111年9月11日
綜合課程
學生環境教育竹屋製作
111年9月15日
班親會
環境教育相關議題
111年10月13日
教師增能研習
如何運用環境資源「桂竹」
111年12月11日
里校聯合辦理
東眼山淨山健走活動
教科書回收再利用
文具以集點兌換取代捐贈
回收舊體育服
創客教室雷雕機使用注意事項
全面改用環保餐具
加裝省水龍頭
落實資源分類回收
建置魚菜共生養殖系統
現代農業
建置魚菜共生養殖系統並融入自然與彈性課程
現代農業
建置魚菜共生養殖系統並融入自然與彈性課程
在地文化桂竹課程
陷阱製作
在地文化桂竹課程
竹屋製作
在地文化桂竹課程
烤火寮地基製作
在地文化桂竹課程
趕鳥器製作
111年度編制在地化課程
在地化課程戶外教育
桃園市復興區新溪口吊橋
生態探索戶外教育
桃園市復興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與社區居民共同會勘水源頭
討論山區簡易自來水管線的走向與修繕問題
與社區耆老討論環境教育結合社區資源
校園植物以自製循環水源系統植栽為主。
校內設置小荒地
進行在地原生植物小米復育。
校內建置藥草圖鑑,結合環境教育活動。
校園重視動物棲息地營造。
校內建置魚菜共生養殖系統
二甲教室旁
校內建置魚菜共生養殖系統
辦公室前
校內建置魚菜共生養殖系統
魚菜共生示範教室
綠建築概念
使用當地竹材裝飾本校穿廊牆面
綠建築概念
使用當地桂竹裝飾建築牆面
綠建築概念
使用當地桂竹裝飾建築角落處
生態循環-小米播種
小米播種為三、四月份最恰當。
生態循環-引流灌溉
小米種植的水源以在地山泉水為主。
生態循環-小米入倉
小米入倉後,播種季節再出倉播種。
運用在地桂竹製作【屋簷及遮光板】
減少日光直射室內,以達降溫效果,減少用電。
運用在地桂竹製作泰雅傳統建築-【 穀倉】
結合本校環境教育
運用在地桂竹製作泰雅傳統建築-【烤火寮】
結合本校防災教育
食農教育
富邦小廚師活動
在地化課程-土石流議題
教學模組推廣分享